中东—亚洲并购交易:崛起的战略走廊

中东—亚洲并购交易:崛起的战略走廊

引言

全球金融与战略格局正经历深层重构。以往跨境投资主要汇聚于跨大西洋交易与跨太平洋资本流动,而今我们正见证一条新兴战略走廊的崛起,其界定不仅基于地理维度,更源于政策协同、发展愿景与宏观经济格局的深度契合:这正是连接中东与亚洲的战略通道。

尽管能源贸易长期以来一直是中东与亚洲往来的支柱,但当前这轮并购浪潮标志着双方合作正朝着更高层次与更深维度演进。起始于资源换基建的外交模式,现已发展为覆盖多个高增长领域的双边战略投资,覆盖可再生能源、数字基础设施、医疗科技、粮食安全及物流等行业。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海合会)的主权财富基金(SWFs)、公私合作基金、家族办公室及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将战略重心东移,此举既为规避地缘政治风险,也为把握亚洲未来十年的增长轨迹。

中东与北非地区SWF投资配置

在此背景下,ARC集团针对塑造该走廊的驱动因素展开深度解析。通过详细审视交易先例、细分领域投资模式、监管复杂性及战略逻辑,我们论证了中东—亚洲走廊远非短期趋势,而是正逐渐崛起为全球中型并购市场的重要战略舞台。本分析旨在为渴望于此新格局中把握先机的企业决策者、机构投资者及财务投资方,提供具有前瞻视野的战略框架。

I. 资本的战略转向:由西向东

传统上,海湾资本长期呈现西流格局。2005至2015年间,海合会主权投资机构逾76.5%的对外投资聚焦于北美与欧洲的发达经济体,这既体现了资本的风险规避属性,也反映出历史形成的贸易纽带。然而,西方投资回报率持续低迷、疫情期间财政过度扩张、以及监管机制日益政治化(典型案例包括英国否决阿联酋背景的媒体收购、欧盟对海合会投资电信领域的审查)等多重因素,正驱动海湾资产配置者重构其战略范式。至2024年,中东与北非地区主权财富基金对亚洲投资规模已达340亿美元,较2023年160亿美元的数据实现倍增。

具体至行业整合层面,2024年中东与北非主权财富基金已完成43笔聚焦亚洲的交易(较2019年仅15笔的交易量实现大幅跃升)。此轮增长规模已远超市场波动的范畴,实则展现了对亚洲结构性增长前景的战略性拥抱。从行业布局来看,房地产与金融服务合计占据交易总量的46%,凸显其对实体资产所有权的重视;消费与医疗领域则吸纳了26%的投资,表明投资正转向亚洲人口结构背景下的中产阶层消费主题。预计至2030年,印度与中国将占据全球中产阶层人口的约50%——这恰好为海湾地区颇具魄力的战略提供了有力依据。

这一资本配置的战略转向,得益于亚洲国家对外资的互惠态度。自2020年起,印度率先对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特定基础设施及成长性资产提供全额所得税豁免。多个东南亚市场随之跟进,通过主权合作渠道提供项目层面担保并建立快速审批机制。

中东至亚洲交易金额

II. 并购主体演变:从宏观协同到战略买家

历史上,中东与亚洲的经济关系始终以碳氢化合物贸易为基础,海湾地区的原油与天然气为亚洲的工业崛起提供了动力,也使亚洲成为该地区能源出口的首要市场,其构建的走廊以大宗商品贸易而非企业整合为中心。尽管这一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却始终未能进一步发展为产业整合或运营协同。即便有资本回流亚洲,也多经由主权财富基金进行配置,以被动财务投资的形式进入基建、数字平台与金融领域——此类投资虽折射出宏观经济的战略协同,却始终未触及控股权与运营层面的实质影响。

当前模式正在经历深刻演变。虽然能源贸易仍是这条经济走廊的基石,但海湾与亚洲之间正加速形成新的融合维度——其核心特征表现为战略性收购与运营布局。海湾地区的大型财团及主权关联企业正在亚洲地区寻求控股权交易,尤其在物流、下游石化等关键领域。中东资本不再满足于向亚洲输出商品,而是致力于深度融入亚洲产业生态。ARC观察到的多起标志性现时交易,正是这一战略转型的有力印证。

案例研究 1:沙特农业与畜牧业投资公司 (SALIC) 收购 Olam Agri (进行中)

沙特农业与畜牧业投资公司 (SALIC) 收购 Olam Agri (进行中)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旗下投资机构SALIC宣布,将以17.8亿美元收购Olam Agri的额外股权,将其持股比例从35.4%大幅提升至80.01%。该交易隐含的企业估值达40亿美元,并附有认购/认沽期权:SALIC可在三年内,以同等估值基础加计6%年化收益率的价格,收购剩余约20%股权。按此估值计算,较Olam Agri 32.5亿美元的市值溢价23%,其估值水平对应9.3倍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及11.4倍市盈率(P/E,分别高于行业平均的7.7倍与9.3倍。

Olam Agri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农业综合企业,致力于谷物、油籽、大米及食用油等关键软性商品的采购、贸易、加工与物流业务。其业务平台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在印度、中国、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拥有深厚的运营基础。作为中游领域的集散商与贸易商,该企业处于亚洲食品与饲料供应链的核心枢纽位置。此次交易亦契合沙特 2030愿景的粮食安全目标:面对国内超过80%的食品供应依赖进口的现状,沙特正将其政策导向从被动采购转向对全球供应链的主动掌控,以抵御进口大宗商品冲击,并降低地缘政治和气候因素带来的风险。

案例研究 2:Alat 与Lenovo的战略合作(2025年1月)

Alat 与Lenovo的战略合作(2025年1月)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旗下的另一家投资机构Alat宣布与Lenovo达成20亿美元合作。此次交易以发行零息可转换债券(3年期)的形式进行,并包含实质性运营承诺:Lenovo将在利雅得设立中东及非洲地区总部,并新建制造工厂。以Lenovo当前175.1亿美元市值测算,若债券全额转股,Alat有望获得约11%的股权。

Lenovo作为全球销量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并在企业IT基础设施、智能设备及边缘AI领域快速崛起。以其在中国和印度的制造基地为战略要地,Lenovo正着力在中国以外地区构建新的产能网络,以提升其应对关税政策与供应链风险的能力。

Alat的投资逻辑:

  • 实现先进制造本土化:通过与Lenovo等全球企业开展技术转移合作,推动经济从石油和石化产业向多元化转型,旨在构建高附加值、出口导向型的本土制造能力。
  • 吸引全球科技企业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Alat及其他PIF支持的平台相继启动,构成一项协同战略,旨在激励全球科技企业在沙特设立涵盖研发、制造与区域管理总部的实体机构,以此促进知识向本土中小企业外溢,落实2030愿景中的关键议程。
  • 加速向非石油经济转型:全力支撑2030愿景的总体目标,将非石油GDP占比提升至50%以上。

III.  中东超越石油的战略转型

数十年来,海湾国家的经济结构始终以碳氢化合物出口为支柱。在整个1990年代及21世纪初,石油收入占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等国政府财政收入的八成以上。然而,自2014年以来,油价的结构性波动已深刻重塑了其财政规划逻辑——布伦特原油在2016年与2020年两度暴跌至每桶35美元以下,充分暴露了依赖石油的财政模式的脆弱性。加之全球能源转型,主要进口市场的需求趋于平稳,海湾各国政府已无法继续将油气资源视为可靠的经济锚点。

案例研究1:沙特阿拉伯的多元化竞速

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是海湾地区最宏大的经济多元化计划之一,其目标是将非石油出口占GDP的比重从16%提升至2030年的50%。此前沙特推动石油经济转型的努力成效有限,因油价回升往往导致改革动力消退。然而,本轮油价下跌被普遍视为由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全球气候承诺推动结构性转变,而非周期性波动。这为沙特实现实质性转型提供了更明确的依据。这些结构性变化预计将为战略性对外整合创造条件,助力海湾国家迈向更加均衡的多元产业结构。

沙特阿拉伯实际GDP增长率联合投资平台

在推进国内经济多元化战略的同时,主权投资者正与亚洲多国政府共建联合投资平台。这些平台构成了深度运营整合交易的战略支点。通过资本锚定,企业分拆、战略股权出售及IPO前售等关键机会,并有机会发展成为全面收购和控制权交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包括:

  •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共同设立的10亿美元联合投资基金:旨在投向大湾区的私募股权、基础设施及技术机会。
  • Goldman Sachs与阿布扎比投资公司Mubadala Investment Company达成 10 亿美元合作:长期资本专注布局亚洲私募信贷市场,并重点聚焦印度投资机遇。
  • Mubadala向PAG亚洲首期5亿美元可再生能源基金注资:为基础设施领域交易打通渠道并强化双边纽带,并明确以日本太阳能市场为主要投资目标。
  • 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在东南亚的投资,通过基础设施、物流及科技相关资产扩大阿联酋影响力。例如,ADIA计划向GLP亚洲物流平台投资15亿美元,并对马来西亚机场及医疗保健资产表现出投资意向。

案例研究2:卡塔尔与中国的战略协同

过去五年间,卡塔尔投资局(QIA)显著扩大了其在华布局,投资策略已从被动持股升级为配置能够支撑卡塔尔国内多元化战略的核心资产。尽管QIA仍保持着全球投资布局,但中国已成为其获取关键技术诀窍、锁定卡塔尔出口长期需求锚点的战略市场。

能源:战略协同的基石

能源合作始终是卡塔尔与中国关系的战略基石。卡塔尔作为全球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于2023年凭借与中石化达成的总额600亿美元、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成为中国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方。这一合作不仅深化了两国在国家层面的经济战略协同,也为卡塔尔投资局后续开展企业交易提供了关键平台。

卡塔尔投资局(QIA)在华交易动态

  • 中国批准卡塔尔投资局收购其头部资产管理公司10%股权(2025年)

QIA持有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基金)10%的股份。通过对资产管理规模超4180亿美元的华夏基金进行战略投资,QIA实现了在中国金融战略基础设施领域的首度落子。

  • 麦当劳中国业务的锚定投资者(2024年)

卡塔尔投资局作为Trustar Capital10亿美元延续基金的锚定投资者,该基金旨在持有中国大陆及香港麦当劳业务52%的控股权。此举凸显卡塔尔投资机构对中国面向消费者板块的战略兴趣。

卡塔尔的对外战略反应出海湾地区更广泛的战略转向,它们共同标志着该地区正转向积极参与亚洲企业与消费生态建设的趋势。

IV.  ARC 如何提供帮助

在ARC集团,我们深知中东—亚洲走廊已不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它正演变为由主权财富基金、联合投资平台以及产业多元化共同塑造的战略投资门户。在这一走廊中成功布局,既需要区域洞察力,也离不开全球执行力,而这正是ARC集团的独特优势所在,能为客户提供关键支持。

  1. 无与伦比的走廊专业能力

ARC集团连通亚洲、欧洲与美国,为客户提供跨境并购、IPO、SPAC及战略咨询的全流程执行服务。我们的交易团队正在执行海湾与亚洲间的跨境交易,对市场机制、监管环境和文化差异有着深入的理解。

  1. 全球网络与本地洞察

ARC集团在阿布扎比和迪拜设有办事处,业务网络覆盖三大洲12个国家/地区,确保与驱动对外资本的投资者保持近距离。这一布局使我们既能作为值得信赖的本地合作伙伴,又能提供全球一体化的执行服务。

  1. 并购领域业绩卓著

ARC集团过去三年成功执行了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专注于中东与亚洲间的跨境并购。我们经验丰富,能够为需要精密筹划的复杂交易提供咨询服务,始终确保为客户提供最佳结果。

  1. 全方位战略与咨询服务

除交易执行外,我们提供估值分析、尽职调查、并购后整合支持等全周期服务。ARC 集团还专注于SPAC/De-SPAC 交易,并在2022 年 的交易价值、市场份额和交易数量方面位居全球SPAC并购排行榜首位,2024 年则是全球第二

把握机遇

随着海湾投资者加速向将重心转向亚洲,ARC集团已准备就绪,可助力各方伙伴精准识别、有效构建并成功完成能够把握此战略走廊增长潜力的交易。立即联系我们,了解我们如何帮助您在此次战略格局重塑中抢占先机。

Valentin Ischer

作者:

Valentin Ischer

执行董事

valentin.ischer@arc-group.com

 

Felix Chu

作者:

Felix Chu

副总监

felix.chu@arc-group.com

 

Charlene Lui

作者:

Charlene Lui

经理

charlene.lui@arc-group.com

 

Jess Zhou

作者:

Frazer Lee

并购部门实习生

 

参考资料:

请填写此表格以下载案例研究

这个字段是用于验证目的,应该保持不变。
*Required before submission